于姐有一臺訂書機,有三十多年的“工齡”了,年輕人們不理解,總問于姐為什么不換新的辦公文具,于姐總是笑笑說沒有壞為什么要換了它。其實真正把與自己年齡相仿的訂書機拿在手里時,別看塑料殼的部分早已脫落,金屬部分也被打磨得光滑,但是掂一掂就能切身體會到它的質感,它的沉穩與實在,輕輕松松就能把將近一厘米厚的紙訂牢固。
辦公室里不乏“老古董”,劉姐98年的計算器,于姐三十多年的剪刀,更有甚者連辦公室專用的水果刀都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。新生產品雖有著更加人性化的設計,更加時尚討喜的外觀,為大多數人所追捧,但論起質量來,還是“老古董”歷久彌堅。
去年,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帶火了章丘鐵鍋。傳統手工鍛造的鍋具,其制造需經十二道工序,多遍火候,在一千度左右的高溫錘煉,經受三萬六千次的反復捶打,直到鍋如明鏡才能完工。節目一出,全國各地的訂單紛至沓來,人們紛紛丟棄了有涂層的不粘鍋,換上了傳統手工打制的鐵鍋,追求的就是傳統技藝的可靠與安全。
社會的高速發展,任何事物都在追趕時代的步伐,所以人們更加追求速成,用更少的材料,更快的時間做同一件事。其實在這你追我趕的過程中,我們多了的不僅僅是手中的財富,還有心中的浮躁,少了的卻是寶貴的工匠精神,做事沉穩的心態。在前行時,有時候確實是應該靜下心來,反思過去,向傳統和時代致敬。
想到這,我又借來了于姐的水果刀仔細端詳著,它經過歲月洗禮的刀身光滑溫潤,削起蘋果來卻皮薄如紙。
(商城經營部 曲健偉)